利来最老的品牌官网首页

利来最老的品牌官网首页

热点新闻

  • 退出一带一路对中国电车加关税后意大利为何又选择向中国谈合作?

    2025-01-16

      相较于赢者通吃、追求绝对优势的美国★★★,中国则更具分享的胸襟与气度,就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★★★,中国并不谋求一家独大、吃掉全球市场。

      2023年1-8月中国与意大利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4857898.67万美元,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579072.6万美元,同比下降10.1%。

      当然,如此务实的意大利,此行的最直接目的★★★,便是谋求加深与中国的贸易合作,从而帮助意大利走出经济颓势的泥潭。

     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歌猛进,技术上的巨大优势,早晚使其逐渐吞噬传统油车的空间市场,这绝非欧盟依靠关税壁垒所能阻挡的★★★。

      因此★★★,梅洛尼此番出访的最大目的,便是修复中意关系,重新激活贸易,尤其是寻求中国资本加大对意大利的投资。

      通过“能源-工业”的二元合作关系,欧盟与俄罗斯形成了微妙的平衡与默契★,每当美国逼迫欧盟太甚之时,欧盟便做出亲俄举动,迫使美国妥协让步★。

      实际上,在法国和意大利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喊打喊杀之时,他们在场下一刻未停地谋求与中国合作,希望中国电车企业能在本国投资建厂,共同分享这一蛋糕★。

      这种国际地位,让意大利从立国开始,便奉行极度务实的现实主义,游走于列国之间★★,随时倒向势大者,这种民族性格和政治传统,促成了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左右横跳★★★。

      如果不想真的沦为美国人的提线木偶★,欧洲人就必须寻找新的、足够强大的外援来制衡美国,放眼全球★★,唯有中国可以担此重任★★。

      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★★★,最大威胁的消失,更是让欧盟的独立意愿愈发加深,在过去的数十年间★★★,欧盟的对美独立性,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与俄罗斯的合作★。

      就连此前作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关税的主要推手,亦是意大利人算计的一环。

      梅洛尼之所以在此前选择退出★★★“一带一路★”项目,除了献媚美国★★,同样也有着经济方面的考量。

      其二★★★,是扩大中意贸易往来,扭转2023年中意贸易总额下降的颓势,加大意大利的对华出口,以谋求提振意大利多年来的疲软经济,此番随梅洛尼一同出访的意大利巨头企业莱昂纳多★、倍耐力和埃尼,方才是此行的真正主角★★★;

      不难看出,在美国逐渐输掉中美贸易战的关口★★★,欧盟的态度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★★★,实际上,中欧双方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★,合作共赢的利益远大于地缘冲突的矛盾,中欧关系大有可为。

      意大利退出“一带一路★★★”讨好美国,是因为美国强势,而梅洛尼此番出访中国,同样也是因为中国在过去数年间抗衡美国不落下风的强势表现★★,让意大利动了两头下注的心。

      因此,梅洛尼希望改善这种贸易格局,削减从中国的商品进口,扩大对华的贸易输出★★★,这种思想促使其推出了★★“一带一路★★★”项目。

      这意味着,意大利单凭自己的力量,很难有所作为,且当欧陆诸国开始分割利益之时,意大利也很难取得优势地位。

      与常人印象不同的是,意大利并非欧洲一流的老牌强国,相反,它是一个实力比上不足、比下有余的新兴国家★,直到1861年,意大利才基本实现统一建国★★★,完成了从地理名词向实体国家的转变。

      除了中意贸易关系层面的意义,梅洛尼此次出访的另一层意义,则是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★★。

      法国★★、意大利和西班牙在2024年7月主张对中国新能源电车征收关税,不仅是出于保护本土汽车产业的自救行为,亦是制造筹码,与中国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合作的连环计★★★。

      其直接结果★,便是意大利政府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★,赤字突破7%,让梅洛尼的执政地位出现动摇,这才有了梅洛尼前倨后恭的态度转变★。

      相反★★,为了实现汽车革命的稳步推进★,中国更愿意让步部分利益,向其他国家分享这块大蛋糕★★★,通过利益均沾来建立并维系新的产业秩序。

      可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★★★,这种俄欧之间的合作与默契被彻底斩断,欧盟不仅丧失了用以制衡美国的外援★★,还再度面临俄国人的军事威胁,使得欧盟在美国面前彻底沦陷★★。

      为了赢得这一竞争,尽可能地制造对华谈判筹码★★,便成了关键,从退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,到对华征收关税,无一不是出于这一目的。

      由于立国较晚,且南北存在巨大差异,意大利虽地处欧陆腹地★,其北部更是直接融入以德法为主导的商业圈,但其综合国力在欧陆却只能算二流★★★。

     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地举办之际★,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悄悄开启了为期5天的访华之旅,被外界视为中意关系迎来了新篇章。

      其一★★★,是修复对华关系,弥合意大利退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,对于中意关系的影响★;

      二战结束后★★★,被★★★“马歇尔计划”和北约组织渗透成筛子的欧洲,一直谋求摆脱美国的影响与控制,实现欧洲在政治上的独立。

      表面上,梅洛尼的做法取得了预期效果,极大削减了对华贸易逆差★★★,可意大利的经济却因为中意贸易额的缩小,反而遭受了不小的打击。

      据2024年12月24日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报道,★“尽管欧盟电动汽车关税导致增长放缓,中国2025年仍将是最大汽车出口国。”

      意大利对中国不友善的经济政策,让许多中国资本对投资意大利望而却步★★,甚至为了规避风险,还出现了一定的撤资浪潮★★,使得意大利经济因此受到伤害★★。

      不仅如此★★★,在2024年欧盟启动的对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计划中★★★,意大利亦是主要推手,如今突然高规格访华释放善意,让各国都吃了一惊。

      其三★★★,则是谋求中国企业前往意大利投资,为意大利经济注入活力,尤其是在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领域,意大利更是希望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。

      总的来说,梅洛尼此行的直接目的★★★,便是修复中意关系,加强双方的贸易合作,从而改善意大利国内的经济颓势,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。

      梅洛尼此次出访,可谓是精心准备★★★,不仅访问时间长达五天,就连访问时机的选择,亦是选在欧美主流媒体无暇他顾的巴黎奥运会之际。

      可就在一年前,梅洛尼为了讨好美国,宣布退出由中国主导的“一带一路”项目,让中意外交的前景变得晦暗不明。

      这其实与意大利的民族性格和政治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★★,意大利人,素来是极度务实的现实主义者★★★。

      意大利此番转向,且并未在欧洲舆论上掀起轩然,很大程度上可以将其视为欧盟这一整体对华关系的投石问路,欧盟倒向中国已有苗头,中美博弈的天平★★★,正在发生倾斜。

      了解了这一点★★★,就不难理解梅洛尼会在拜登上台、美国全力开启对华全方位绞杀后,选择退出“一带一路★★”项目,因为追随强者★★★,从来都是意大利人的天性。

      与特朗普一样,梅洛尼认为中意贸易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平等,中国每年都从意大利攫取了数百亿欧元的贸易顺差,是意大利最大的逆差国家★★。

      可汽车产业又是欧洲国家赖以生存的支柱型产业,决不能让中国彻底击败,因此★★,谋求与中国的合作,搭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★,便成了唯一选择。

      可为什么意大利在此之前,却先后做出推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、支持对华电车加关税,这样不利于中意关系的举动呢?

      在这种合作中,欧盟可以在新赛道上有立足之地,从而保住自己的饭碗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,而中国则可以借助欧盟的影响力和销售渠道,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★★★。

      携手抗美★★,是中欧关系在未来趋于亲密的底层逻辑★,尤其是在以特朗普为代表的★★、奉行“美国优先★★”的门罗主义在美国再度抬头的背景下。